023-49845559

023-49845558

023-49845559

023-49845558

产品分类
咨询热线
您的位置:
区域批发市场分化,西南草甘膦贸易量激增137%​
来源: | 作者:草甘膦厂家佚名 | 发布时间 :2025-08-26 | 3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导语

2025年西南地区草甘膦批发贸易量同比激增137%,成为全国增长极。云南、四川凭借原料区位优势与东盟贸易便利,抢占东南亚新兴市场,但环保限产政策导致区域批发价差扩大至1,500元/吨


正文

西南批发的爆发逻辑

区位与政策双重红利推动西南草甘膦批发崛起:

原料成本优势:云南黄磷产能占全国40%,本地批发商采购成本低8%-12%


东盟零关税红利:RCEP协定下草甘膦出口东盟关税降至6.5%,云南口岸批发量占全国对越贸易的70%


新增产能布局:福华化学15万吨产能、江山股份5万吨项目落地四川,区域供给能力提升


价格分层与渠道博弈

当前西南草甘膦批发市场呈现三级价差体系:

渠道类型

97%含量报价(万元/吨)

交付周期

厂家直供

2.80-2.82

60天+

一级批发商

2.85-2.88

30-45天

边境贸易商(东盟)

2.95-3.00

即期交割

数据来源:隆众资讯2025年8月


边境贸易商通过“期货预售”模式锁定利润:在云南自贸区承接东南亚订单后,以2.85万元/吨向工厂采购,转口溢价达5.3%


环保限产触发供应危机

能耗双控政策正加剧区域批发风险。云南792号文件要求黄磷企业减产90%,导致当地草甘膦工厂开工率跌至50%。某昆明批发商表示:“8月批发订单履约率不足60%,部分客户转向华东高价货源。”与此同时,四川限电导致福华化学产能利用率降至65%,西南批发价差较华东扩大至历史峰值


结语

西南草甘膦批发市场需构建“产能-渠道-政策”三重韧性。短期看,利用东盟仓库前置布局可缓冲限产冲击;长期需推进绿色工艺技改(如和邦生物天然气制氢氰酸技术),降低环保政策敏感性。随着印尼20万吨产能投产,中国-东盟草甘膦批发走廊或重塑全球贸易格局